5000言
首页
图书
搜索
公众号:5000言
手机扫码访问本页
公众号:5000言
登录 注册
宋词三百首
在唐诗三百年兴盛的压力下,宋词别开生面,一反唐诗追求的规整,以其长短句的抑扬顿挫,将人们最为复杂的世间情感渲染,融入曲调,便于吟唱,为喜爱风花雪月的宋人平添生活乐趣,而这乐趣加强了宋词这一独特文学形式的表达,让佳作频出,名篇传诵。宋人在其三百年间,依宋词而活,把个人的喜怒哀乐,把国家的枯荣兴衰,都通过宋词表达,传唱民间,言以足志,文以足言;以致宋亡八百年来,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宋词来了解宋朝的。
精选
词人
蝶恋花
当前位置:
主页
宋词三百首
词人
晏殊
六曲阑干偎碧树,
杨柳风轻,展尽黄金缕。
谁把钿筝①移玉柱,
穿帘海燕②双飞去。
满眼游丝兼落絮,
红杏开时,一霎清明雨。
浓睡觉来莺乱语,
惊残好梦无寻处③。
【注释】
①钿筝:罗钿装饰的筝。
②海燕:燕子的别称。古人认为燕子本生于南方,是渡海而来,因亦称海燕。
③“浓睡”二句:唐代金昌绪《春怨》:“打起黄莺儿,莫教枝上啼。啼时惊妾梦,不得到辽西。”
【翻译】
那曲曲折折的栏杆边,偎依着碧绿的杨柳树,轻风中摇曳的细柳,被艳阳染成了黄金般的丝缕。是谁来过,把筝上的弦柱弄乱了呢?四顾无人,只有一对燕儿双双穿帘而去。
满眼尽是如游丝般的蒙蒙飞絮,枝头杏花已开得盛极,忽然下起了一霎清明雨,落花纷纷。自午后的浓睡中醒来,耳边听得黄莺的啁啾啼鸣,惊散一场好梦,梦中情事竟是再无处可寻了。
【解读】
此词写闺情,隐含怀人之思。“谁把钿筝移玉柱,穿帘海燕双飞去”一句颇具匠心,明写抱怨琴筝弦柱无人自移,隐含怀人之意。偏又有那双宿双飞的燕子,欢快地穿帘来去,更惹人寂寥。
所谓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,于此词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上一篇:
踏莎行
下一篇:暂无
元芳,你怎么看?
元芳,你怎么看?
共
0
条评论
最新
最早
加载中...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随机
昭明文选
萧统编纂的诗文总集
..
短信登录
密码登录
登录5000言
账号
验证码
获取验证码
登录 / 注册
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,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
登录5000言
账号
密码
验证码
注册
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