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词三百首

在唐诗三百年兴盛的压力下,宋词别开生面,一反唐诗追求的规整,以其长短句的抑扬顿挫,将人们最为复杂的世间情感渲染,融入曲调,便于吟唱,为喜爱风花雪月的宋人平添生活乐趣,而这乐趣加强了宋词这一独特文学形式的表达,让佳作频出,名篇传诵。宋人在其三百年间,依宋词而活,把个人的喜怒哀乐,把国家的枯荣兴衰,都通过宋词表达,传唱民间,言以足志,文以足言;以致宋亡八百年来,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宋词来了解宋朝的。
菩萨蛮
哀筝一弄湘江曲①,
声声写尽湘波绿。
纤指十三弦②,
细将幽恨传。
当筵秋水③慢,
玉柱④斜飞雁。
弹到断肠时,
春山眉黛⑤低。 
【注释】
 
①“哀筝”句:用湘灵鼓瑟的典故,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屈原《远游》:“使湘灵鼓瑟兮,令海若舞冯夷。”舜帝南巡,死在苍梧之野。其妃子娥皇和女英南下寻夫,悲恸之下投湘水而死,化为湘水之神,即湘灵。湘水女神常在江边鼓瑟,抒发对亡夫的哀思。唐代钱起《省试湘灵鼓瑟》:“曲终人不见,江上数峰青。”此处喻弹筝女清雅出尘,琴技高妙。
 
②十三弦:唐宋时教坊用筝为十三弦。清乐用十二弦。
 
③秋水:形容美目,如秋水清澈。
 
④玉柱:筝身上固定和调弦的柱。
 
⑤春山眉黛:汉代刘歆《西京杂记》卷二载:“文君姣好,眉色如望远山。”后以春山、远山喻美人双眉。又因以黛色画眉,故称眉黛。 
 
【翻译】
 
轻抚琴筝,弹奏一曲哀婉的《湘江曲》,一声声如湘江绿波泻地。抬起纤纤素手,指尖轻拨慢捻十三弦,将一腔幽恨细致入微地传达出来。筵席上唯见她明澈如秋水的眼波慢转,筝身上一列玉色弦柱如斜飞的雁阵。弹到断肠处,只见她双眉低垂,凄怨欲滴。

【解读】
 
此词咏弹筝歌妓美貌与高超技艺。化用湘灵鼓瑟的典故,喻弹筝女的清雅出尘。词句并未正面描摹其美貌,仅勾勒细节,如同舞台高光打在她的纤指、眉黛、眼波,以及所弹之筝身上一排如斜飞雁阵的玉珠,即渲染出其弹筝的姿态之美、音色之丽。张先赠妓之作中,此篇清丽不俗。《全宋词》将此词归为晏几道所作。
上一篇:千秋岁
下一篇:醉垂鞭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《宋词三百首》白文本,上彊村民编:初编手抄本,全稿(含签条所补6首)共选词人86家,词作312首。1924年刊刻本,据初编手抄本,删21首补9首,共选词人87家,词作300首。重编定稿本,据1924年刊刻本,删28首补11首,共选词人81家,词作283首。译著参考资料:《宋词三百首》,姚敏女士编。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